太工天成:最具估值优势的高校科技股首先本栏目认为,大盘就在此点2800点左右构筑中期头部,当然很可能以复杂的形态形成。本栏目曾在前期的文章中指出,行情的末尾可能亿科技股补涨的形式出现。正如所预计,近两日在金融地产股出现大幅跳水的市道下,大唐电信、清华同方为首的科技股成为盘中新的热点,尤其是工大首创四个涨停、清华同方紧随涨停使高校概念股成为科技股中的热中之热,投资者可关注这一板块中的具有价值低估优势的个股。如太工天成(600392),第一大股东为太原理工大学,是以智能化电子产品、应用软件及网络系统集成、能源化工为主业,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产品已广泛用于水利水文、石油化工、文化教育、市政环保、交通电力、金融电信等众多领域,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是地道的高校概念股,同时该股在高校科技股中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据2006年3季报,净利润:3225.53万同比增:40.41%,预计年末每股利润在0.5元左右,市盈率仅22倍,不但远低于工大首创、清华同方等高校科技股,而且远低于整个大盘38倍左右的市盈率。
太工天成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十五”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是太工天成的核心技术之一,公司基于这一技术开发的“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及其测报系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奖”等多个奖项,列入山西省“1311”重点建设项目,2004年列入“国家级火炬项目”和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测控系统的销售毛利在50%左右.2004年公司测控系统的收入为5300万,2005年预计能够达到8000万,增长速度接近60%。
太工天成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及系统为核心,结合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超短波、GSM、Modem、卫星)、网络技术、监测数据分析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针对水利行业的需求和特点,成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测控产品在山西、内蒙、新疆、河南、山东等水利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承接自动化工程及技术服务,可为用户提供系统、先进、定制化、高性价比的工业自动化全面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成功地为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焦化、水泥建材、火力发电、输配电、煤炭洗选、冶金和化工等行业提供了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系统工程服务,享有良好的赞誉。公司开发出的“多媒体数字视频展示台”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检测,“液晶投影机”通过国家3C认证。凭着骄人的业绩,目前,太工天成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教育领域中信息化建设和教研产品的中坚力量。太工天成成为山西省最具实力的信息系统集成商之一,也是山西省目前唯一取得信息产业部二级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
在能源化工领域,太工天成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把煤炭、天然气、岩盐、高岭土等矿产资源的勘测、开发及深加工等新技术能源化工产业作为新的业务发展方向和经济增长点。2007-01-05太工天成“公布董监事会决议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告通过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天成大洋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天成大洋)收购柳林县庙湾联办煤矿(注册资本为640万元人民币,下称:庙湾煤矿)100%股权(含采矿权)及柳林县成家庄煤矿(现注册资本为223.8万元人民币,下称:成家庄煤矿)45%股权(含采矿权)的议案。庙湾煤矿矿井田面积约1.95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1499.5万吨,煤质特优,属优质主焦煤.目前市场售价约560元/吨,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成家庄煤矿拥有井田面积4.0324平方,整合后储量需约为2700万吨.注入煤矿资产可以导致公司2007年净利润增长5000万以上。煤化甲醇项目投资遭遇国家政策调节,公司将选择新的煤化工发展方向。目前国家发改委对于美化甲醇项目调控比较严格,06年7月出台相关文件后,全国所有煤化甲醇项目完全处于停滞状况,何时开始对项目重新进行核准以批准投资目前并无明确的时间表。穷则思变,根据我们的了解,公司将发展方向定为利用焦炉尾气生产合成氨、尿素等产品上,由于生产成本较为低廉,利润水平较高,而该项目不属于国家调控的产业,预计近期可能会有相关投资项目出台。
二级市场走势该股以连续涨停的姿势启动,很可能为主力拉高吸筹,显示可能紧跟突发性利好,在前期成交密集区附近强势振荡超过5个交易日,后今日早市大盘跳水,该股巍然不动,显示主力对该股向上拉升极有信心,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